五月花开四季芬芳;不忘初心矢志向党。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建设新中国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黑龙江广大青年继承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先进的思想,紧密团结在党周围,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在群众前列,为解放龙江、保卫边疆、建设家园、民族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功勋。
一、听党话跟党走,白山黑水中浴血青春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天津读书的黑龙江青年马骏与周恩来、邓颖超等进步青年参加了五四运动并成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2月,马骏受党的派遣到达哈尔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工作,发展和组建了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和进步青年组织。在他的指导和启发下,韩铁声等爱国青年组建了“哈尔滨救国唤醒团”,创办了《哈尔滨晨光报》,发起了反对《九国公约》的抗议游行,开展了一系列爱国主义青年运动。1923年3月,中共北京区委派共产党员陈为人、李震瀛到哈尔滨开辟党团工作,在进步青年中发展5名团员,于1923年7月成立黑龙江地区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哈尔滨团支部。1926年4月组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满地方委员会,到1927年3月,北满地区团员已发展到61人。1930年3月,组建共青团北满特别委员会。到1931年6月,团的组织逐步扩大和发展,哈尔滨市已建立8个团支部,有35名团员,阿城、宁安、青冈等9个县成立了团县委,共有团员500多人。革命的火种从此遍撒龙江大地,爱国主义青年组织在龙江各地得到迅速发展。青年反日总会、青年抗日救国会、民主青年联盟、毛泽东青年团、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等民青组织先后建立,成为抗战时期东北地区先进的群众组织,活跃在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到新中国成立时,黑龙江团员队伍已发展到14万多人。
二、听党话跟党走,经济建设中贡献青春
1955年,年轻的共和国百业待兴。根据毛泽东主席作出的“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共青团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发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北京石景山区当乡长的青年杨华振臂一呼,发起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到北大荒原野为祖国创建粮仓。各地青年群起响应。1955年至1956年,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协助有关部门先后接收安置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青年志愿垦荒队12批,约2000余名队员;发动省内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13个市县组织20个青年志愿垦荒队,队员3000多人;组织农业社为单位的小型、近距离青年垦荒队4500多个,队员9.4万人。
真实的北大荒比想象中更加荒凉,夏天沼泽遍布,蚊虫成群,冬天风雪肆虐,严寒难耐,有很多青年垦荒队员将生命奉献给了北大荒。在这段艰苦的垦荒岁月里,有一个身影总是冲锋在前,帮助青年队员们筑牢思想基础,带领着青年队员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个人就是全国第一支青年垦荒队队长和发起人杨华。面对个别心里动摇,想离开北大荒的垦荒队员,杨华咬破手指,在硬纸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决心:“我是荒原上的一名垦荒战士,我要永远做个垦荒战士,不做逃兵。要依靠党,依靠群众,去克服一切困难,要把一切献给伟大的祖国”。他主动挑起重任,担任运输队长,在严酷的环境里每天从小兴安岭往返几十里路运送木材。寒风如刃,有的队员耳朵冻伤了,鼻子冻黑了,有的队员脚冻伤了,一脱鞋脚趾甲都跟着掉了下来,可在杨华的带领下,年轻的垦荒队员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自杨华带领的第一支垦荒队到黑龙江以来的几十年间,全国各地的支边青年、城市知青、现役官兵、复转官兵、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数以百万计的各类青年人才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来到北大荒。他们携手并肩、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用年轻人的激情和不懈的努力把曾经的北大荒打造成祖国的大粮仓,为新中国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战略资源。如今,在龙江大地上,一批又一批的龙江青年们传承发扬垦荒精神,前赴后继投身国家经济建设事业中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黑龙江团组织广泛发动青年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先后表彰了1500名新长征突击手和165个新长征突击队,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在青年工人中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创“青字号”工程,使广大青年以青年突击队员为荣,焕发出强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省工业发展创造出空前的生产效率。在青年农民中开展的“十能手”活动和“一团两户”活动,使青年农民在推动农村经济改革,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上作贡献,一大批青年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1983年由团省委和省学联组织的9个院校150名硕士、博士生参加“振兴两业科技服务团”,为企业解决41项生产技术问题,转让36项科研成果,提出100多条合理化建议,承接187项科研课题。在“黑龙江省大学生展望新世纪主题设计赛”和“雄鹰集团——挑战杯”中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中,有160万大中学生参加,涌现出上万件创新成果,其中41项成果在全国获奖。1985年全省有9项小发明成果参加全国首届青年发明展览会,有3项参加世界青年发明家科技成果展览。
文章来源:《黑龙江医学》 网址: http://www.hljyxzzs.cn/qikandaodu/2020/1001/619.html
上一篇:黑龙江地域汉族民歌与满族民歌的交融与吸收
下一篇:龙江大地上的新希望